穆謙(2013 會友)是一位致力於推廣中國傳統民間音樂的民族音樂學家、音樂製作人、表演藝術策展人及作家。2014 年,在協會的支持下,他得以研究和觀摩美國文化機構如何製作和推廣民間音樂。在史密森尼學會的Folkways唱片公司實習期間,穆謙有幸參與史密森尼民俗節,他在那裏主持並講解了有關中國的節目,亦觀察了如何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下推廣中國民間音樂。

協會獎助期結束後,穆謙努力進修,並在七年後獲得倫敦大學亞非學院博士學位。他現居紐約,是國際音樂文獻資料大全的助理編輯,亦是向全球觀眾宣傳世界音樂的倡導者。

穆謙的歷程獲黃河獎助金支持而成行。

 


相片由穆謙提供

2020年發生了很多大事。對我個人來說,有一件小事也值得記錄一下:我錄音、製作的CD專輯《大家靜靜聽》被環球世界音樂排行榜評選為2019-2020年度最佳亞太地區音樂專輯了。

對於第一次製作專輯的我來說,這是一個很大的鼓勵。當然,這個榮譽主要屬於表演者—來自貴州省黎平縣的岩洞侗族大歌隊。但是能夠通過我的工作把他們的多聲部民歌介紹給世界,我也感到很自豪。

2014年,作為亞洲文化協會的受獎人,我從北京前往美國,在華盛頓和紐約一共駐留了七個月。現在想起來已經很遙遠了。確實,在那之後我去英國讀了民族音樂學博士,然後又回到了紐約工作。我是一個幸運的人,因為這些年我一直在做著自己想做的事,而這一切的起點就是當年在美國訪學的經歷。

在華盛頓,我在史密森尼學會的Folkways唱片公司實習了四個月,聽了很多唱片,也近距離觀摩了一張專輯誕生的過程。在國會圖書館,我查閱了艾倫•洛馬克斯在美國南方錄製布魯斯的資料。在史密森尼民俗節上,我與肯亞和中國的非遺傳承人一起工作。在紐約的林肯中心,我觀看了中亞移民的瑪卡姆音樂表演。在傳統音樂與舞蹈中心,我參與了哥倫比亞社區音樂節的組織……

相對于強調個人創造力的現代藝術來說,這些傳統音樂舞蹈可以說更多地屬於“文化”的範疇。文化的概念比藝術更加廣泛,它包括了人類世世代代積累下來的習俗和生活方式。傳統音樂的創作者沒有署名,因為它們是由無數人集體創作的。雖然不像現代藝術那麼引人注目,但是文化卻是所有藝術活動的根基,也是流淌在人們血液中的基因。可以說,沒有文化,也就沒有藝術。

這也是我喜歡亞洲文化協會的原因,因為它的視野覆蓋整個文化,並為文化工作者提供學習、交流的機會。因為有了在美國訪學的經歷,再加上後來的博士學習,我得以把學術和文化實踐結合起來。最近幾年,我在BBC播放我的田野錄音,給Songlines雜誌撰寫關於民間音樂的文章,也帶領在紅白喜事上表演的周家班(安徽)、活躍在村寨裡的岩洞大歌隊(貴州)等等在歐洲、北美、亞洲等地表演,並加上講座、工作坊,把中國民間音樂介紹給世界各地的人們。這同史密森尼學會所推廣的“基於社區的音樂”在理念上一脈相承。

我對自己的定位是“音樂策展人”。這是從視覺藝術借用的一個概念,因為我把人類的音樂文化看作一個巨大的資源庫,而我就像一個展覽的策展人一樣,用自己的知識去梳理、呈現這個資源庫中的作品,並讓聽眾更好地去理解它們的含義。與音樂產業中的經紀人不同,我不把音樂家包裝成明星,而更希望他們能夠保持本來的生活狀態,在自身的語境中傳承他們的文化。

當年申請ACC獎助金的時候,我在“項目對本地社區的影響”部分寫道:“現在大多數中國製造的商品只是西方設計下的批量產品。與此不同,中國製造的世界音樂將復興中國自己的傳統,並為世界文化做出獨特的貢獻”。現在看來,我已經在實現這個想法的路上前進了一步,雖然這只是一個開始。